一、國際經濟情勢
1.IMF及標普全球最新展望,今(2025)年成長率分別小幅上調至3.2%(按購買力平價計算)、2.7%,明年略降為3.1%及2.6%。
2.WTO上修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成長率至2.4%,IMF上調商品及服務之貿易量成長率至3.6%,預測2026年分別放緩為0.5%、2.3%。
二、國內經貿情勢
1.人工智慧(AI)商機熱絡,加以步入科技產品外銷旺季,114年第3季我國出口1,694億美元,進口受惠AI產業鏈國際分工運作與出口引申需求上升,達1,259億美元,雙創新猷。第3季電子零組件業生產年增28.5%,推升製造業、工業生產各增17.2%、15.9%,三項指數同步刷新單季新高紀錄。
2.消費方面,因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尚存,車市買氣仍緩,惟百貨公司、超市等促銷活動抵銷部分減幅,第3季零售業營業額小減1.8%;餐飲業受惠暑假外食及聚餐需求成長,年增2.1%。1-9月失業率平均3.35%,創近25年同期最低,惟近月工時不足就業人數漸增。
3.賦稅方面,1-9月實徵淨額2兆8,710億元,年減743億元(-2.5%),主因營所稅暫繳稅款尚未完全入帳,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實施稅款延分期繳納,以及房、車市買氣及股市量能不如去年所致。稅目中以營所稅減426億元、證交稅減223億元較多,土增稅年減23.7%,減幅最大。
三、撥入長照基金之各稅徵起狀況分析
1.隨人口高齡化帶動長照需求,政府於106年設置長照基金,建構持續性的財政支持機制,基金稅收來源涵蓋房地合一稅、遺贈稅、菸稅及菸捐。開設以來至114年9月止累計撥入6,197億元,其中房地合一稅自111年起躍居最大來源,113年更占近2/3;114年恐不易突破前高,但預估亦逾6成,長照之稅收來源以房地合一稅為大宗之態勢確立,受房市景氣之影響益為加深。
2.居長照第2大稅源的菸稅及菸捐因健康意識抬頭,消費行為轉變與菸品替代效應,占比呈現逐年下滑,惟113年尚在2成左右。遺產與贈與稅因適用累進稅率15%及20%之高資產案件挹注,對基金財務形成重要支撐,109~113年間所占比重約15%~18%,以臺北市貢獻最多,撥入長照之金額波動性頗大,則普遍見諸各縣市。
3.106~113年撥入長照基金之5項稅捐合計實徵數均優於預算數,綜觀今年前9月各稅目狀況,菸稅及菸捐呈現低幅波動,贈與稅在基期墊高下,達成率有轉緩之勢,惟三者均有機會達成全年預算目標,遺產稅受惠於鉅額稅款入帳,更已提前達成預算數,至於房地合一稅因房市交易轉淡,達標難度升高。綜計後,今年達成年度預算之展望正向,惟達成率恐為基金設置以來最低。
四、結語
1.隨美國與主要經濟體貿易協議推進與政策調整,加以民間企業展現彈性,提前備貨且迅速調整供應鏈布局,關稅衝擊與金融情勢波動低於預期,迄今全球經濟成長大致維持平穩,並竭力適應貿易體系重塑的新格局。明年總體展望雖變動不大,惟美中關係與貿易對峙局勢張弛不定,AI榮景潛藏疑慮,加上各國財政壓力上升等變數,皆可能牽絆全球成長步調,必須審慎應對。
2.AI熱潮及科技新品備貨需求升溫,第3季我國出口及製造業生產再度寫下佳績,惟對等關稅對勞動市場之影響隱隱發酵,耐久財消費意願偏向觀望,非耐久財及餐飲消費則屬穩健。雖產業間景氣復甦狀況不一,然因AI應用優於預期,加以我國供應鏈體系完整且深具競爭利基,激勵投資與出口動能延續,第4季國內經濟可望以內平外溫之勢穩步擴張。
3.今年以來美國對等關稅等不確定因素環繞,削弱股市量能及車市買氣,加以房地產市場明顯轉緩,相關稅收連帶受挫,又因營所稅延分期繳納措施及部分暫繳稅款尚未入帳,致1-9月全國賦稅收入年減2.5%。由於綜所稅以外的主要稅目普遍呈現減勢,前9月徵起數多不及全年預算數的3/4,今年總稅收恐不易超越去年之歷史高點,達成年度預算目標亦面臨挑戰。
完整內容請參見新聞稿本文(pdf)
財政部統計處發言人:蔡處長美娜
聯絡電話:(02)2322-8339
業務聯絡人:殷科長英洳
聯絡電話:(02)2322-8341